
今天大家最关注的信息一定是:“明星基金经理开始调仓了”。
我大致看一下:
11日抱团股被市场重锤,这些赚肿的基金大多都是重仓抱团股,既然抱团股都跌得稀里哗啦,那这些基金也会跟着挨锤,所以就有基友担心自己手里的金鸡变辣鸡,守着收盘结束想看看到底亏了多少。
以睿远成长价值混合为例,重仓的股票有
股票
| 11日涨跌幅
|
隆基股份
| -3.85%
|
国瓷材料
| -2.03%
|
没想到,当基金净值一更新发现不仅没亏,还赚钱了,这TM是惊喜啊。

当时眼尖的基友就发现问题了:既然股票都跌了,按理说基金也应该一起跌,当跌没跌,那一定有猫腻,大概率是——基金经理调仓换股了!
然后这事儿在今天就发酵了。
那,基金经理真的调仓换股了吗?抱团的逻辑还走得通吗?
这悬念,我们暂且留一会儿。
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调仓的资金——北上资金
大家还记得上周五(1月8日)大盘回调,北上资金逆市加仓大幅净买入206.14亿元吗?
这是北上资金第二大单日净买入超过200亿元,也是第二次单日净买入超200亿元。

Wind数据显示,从行业角度来观察,上周:
北向资金净买入金额排名靠前的行业有:银行、非银行金融、基础化工、建材、计算机;
卖出金额排名靠前的行业是:食品饮料、电子、医药、通信、建筑。

北向资金重点加仓金融股。
其中,银行加仓37.0亿元,非银加仓36.7亿元,合计金融股加仓73.7亿元,占当周净买入总额的37.4%。
特别是银行股,在行业层面整体偏利空的情况下,仍然最大金额加仓,说明北向资金或倾向于配置低估值品种。
北向资金调仓明显,基金经理们是否已经跟着调仓了呢?
首先要来看看北上资金2020年的收益。
中信证券根据北向资金日度净流入和持股市值规模,模拟了北向资金的净值曲线。
估算得出,北向资金2020年累计收益率约为44%,超出沪深300指数18.4个百分点,与境内主动权益类公募产品总体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(平均48.6%,中位数47.6%)相当。

在结合开篇的事情,我们大致可以得出一个结论:北上资金和明星基金经理确实是在调仓了。
再回到另一个话题:抱团的逻辑还走得通吗?
我的答案是:依然走得通。
从这几天新发基金的投资方向和基金经理的言论来看,重点投资方向是:科技、消费、医院、军工。
这不还是目前的抱团最严重的行业吗?
另外,基金经理的调仓操作,他是不会把核心资产的龙头股清仓,比如茅台、五粮液,这些股票具有非常高的确定性,对未来基金的业绩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。
那么,这是阶段性调仓还是战略性调仓还是虚晃一枪,我觉得都不重要,因为他们的投资逻辑没变。
再来继续做基金的填坑:
今天继续说:如何评价一只基金好不好?
昨天说了被动的指数型基金,它的评价标准不是业绩好坏而是与跟踪目标指数的:跟踪误差率。
误差越小,说明这只指数基金越优秀,误差越大,说明这只基金不咋地。
那么,如何评价一只主动型管理基金的好坏呢?
两个字:业绩。
如果非要在业绩前面加两个字,那就是:长期业绩。
举个例子
国投瑞银精选收益混合(001218)是混合型基金中,最近一周涨幅最高的基金

但是,如果把时间拉长到3个月、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来看,你就会发现这只基金的排名并不是那么靠前,甚至还有接近垫底的时候。

我们投资追求的是什么?一定是:长期稳定的赚钱。
如果我打算持有3-5年,这只基金肯定不会是最优选择。
挑选主动型管理基金,一定要把时间拉长至3年、5年甚至更长时间,能长期稳定赚钱的基金才是首选。

另外,筛选出来排名靠前的基金就能闭着眼睛买了吗?
不是。
我们还得看:这只基金最近有没有更换基金经理。
选主动型管理基金,其实就是选基金经理。
假如XX基金,最近5年收益排名靠前但是前几个月刚换了基金经理,那么你就思考一下:
这基金5年的收益跟新基金经理有没有关系吗?因为新基金经理很可能是顶着前任的光环,占了一个便宜而已。
所以,最好的选择这期间没有更换过基金经理的基金。
此外,夏普比率、回撤等指标,在长期业绩靠前的基金里,差别不是特别大,都做得很好。
最后,再提一嘴我的股市三杰,不含北方华创

证券茅的表现,依然稳健。继续卧倒不懂,宁德时代伺机加仓。
好了,今天就到这里吧!
晚安唔西迪西,晚安玛卡巴卡,晚安依古比古!